一直以为所有的支教地,就是像电影《飞扬的青春》里描述的一样,有一个尽职尽责的老校长,两三个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的年轻教师,一群粘着泥土气息却朝气蓬勃的孩子们,学校是砖瓦房,桌椅是破破烂烂的,黑板是坑坑洼洼的。

2017年7月28日下午,抵达我将要度过一年的支教学校——平坝区红湖中学,却被带来了太多的惊喜,和《飞扬的青春》里完全不一样,配置堪称豪华的宿舍、办公室、篮球场校园环境、操场跑道……

学校的条件,在政府大力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,固然是很好,可学生们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很乐观。

有一节课上,我和同学们介绍起南京大学,学生们看到我们食堂的铁板饭特别高兴,问道:“廖老师,你们大学食堂真好!可是是不是很贵啊?”

“不贵,才6块钱。”六食堂六块钱的铁板饭已经是南京大学食堂最实惠的一顿了。

“啊,好贵啊,居然要6块钱。”红湖中学一顿需要4块钱,虽然每份菜份量不多,但也有4~5样菜。

“老师,上大学学费是不是很贵啊?”

“还好,你努力学习,学习好的话,大学是可以免学费的。”

“老师,你大学免学费了嘛?”

“没有诶。”

“老师,那你学习不好咯?”

笑。“不是的,大学里免学费是需要申请而且有名额限制的,老师交的起学费,所以没有去申请。”

“老师,你好有钱啊……”学生一脸羡慕地盯着我看,看得我心里一阵揪心。

原来,在他们看来,交的起学费的人家里就很有钱了。

孩子们的问题是很直接的,心情的表露也是很直白的。

我很喜欢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,这并不是学习汪峰。

我一共教了8个班,每个班我都问了一遍,因为曾经我小的时候是有梦想的,我知道这个的重要性,梦想就如丹麦真人真事改编电影《总有一天》中Elmer的宇航员梦想一样,能够冲破一切困难,在绝望中仍能迸发出力量。

我告诉他们,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天文学家,这个梦想我一直从9岁坚持到了19岁,它陪我度过了10年年少。

居然我在班上碰到一个和我有着同一个梦想的男孩,我会尽可能帮助他,愿他比我更幸运。

梦想就是信仰,我希望孩子们都能够拥有,而我能够给他们播下种子。

在我这唯一的教师节,谨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