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用照片讲故事?
没有任何戏剧性在里面,图像只可在一定程度上讲述一个解释性的故事。
需要有主要元素,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而非虚构,那么对一个故事的诠释会有不同。因此,为了勾起观众兴趣并且说服他们来解读照片中的故事,在很大程度上,还要靠提示、线索、暗示和模棱两可的手法。其他东西可以辅助制作效果,比如灯光,比如灯光昏暗信息少的情况下,就需要一点时间来理解。
照片如果要符合叙事的一般规律,我们仍然需要叙事过程中的开篇、故事主题和收尾。高潮的作用,用所谓的杂志社编辑的话来说,就是关键一击(Key shot)。事实上可能有不止一个高潮,但他们要令人难忘,要张张精彩。所以几乎所有照片故事,都可归结为“三加一”:
- 三 是开场、主体和收尾。
- 一是高潮(Key shot)。
创作图片文章
- 计划(Planning)
- 拍摄(Shooting)
- 编辑(Editing)
- 安排设计(Layout)/展示(The show)
这些步骤可不能完全脱离彼此!
计划讲一个故事(Planning a story)
每个故事或安排的核心就是图片脚本(Photo script)或拍摄剧本(Shooting script),这个列表就是你需要做的全部事宜。不仅仅是主体,风格也很重要。
- 主题事件(Events):这个故事里要发生的事件是什么?
- 位置(Locations)
- 组织拍摄(Setups):拍摄需要是有组织的(shots need to be organized),例如从不同角度拍摄。
- 具体活动内容(Activities):基本就是跟踪整个过程并进行拍摄。
- 人物(People)
- 附加(Add-ons):可能不会出现在图片文章中,但也许会用得上的图片。
编辑故事(进行拍摄-Shooting)
当我们编辑一个图片故事的时候,需要问以下几个问题:
- 特别之处在哪?(What’s special?):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吸引人?
- 需要什么?(What’s needed?):需要让读者有一个怎样的背景知识以及告诉读者什么?
- 拍摄故事。
编辑照片(Editing)
一个“重新”讲故事的机会。选择不同的照片开篇,衔接,混合,结尾。照片需要有张力,结尾的照片需要渲染故事,表现主题。
布局(Lay out)/展示(The show)
布局和编辑是分不开的。不仅仅可以用故事展示照片,颜色也可以。
传统的布局有两种方式,他们综合了时间和空间。
首先,印刷排版有空间上的区别:
一面双页的跨页才是视觉单元,而非一张单页,设计者可以改变大小和定位,从而读出空间感。一个跨页跟着一个跨页,你又有了线性的感觉(Linear sequence)。
其次,时间上的区别较为复杂,适合内容较多的大画幅故事图书,分章节讲述,每个章节又有其各自的特点。章节不一定是按时间分的,根据故事的具体内容。
从印刷排版到幻灯片放映,逐页点击(Click-through)或影片(Movie)(两种不同的幻灯片放映)。
布局原则
一些原则可以让故事起伏自如同时不丢失本身的趣味性。
色彩与黑白的混合。有节制的使用黑白,这样他们才能突出,制造跳跃起伏感。
再就是面孔,面孔总是会吸引人注意。安插一些面孔进入,可以看到面孔是如何突出于整个图像的。
另一件事是镜头的缩放。有景观的广阔视角,也有近距特写。特写偶尔会用到,但非常吸引人。
在诸多颜色中穿插黑白的手段,其实还有其他两种方式。
对于色彩来说,可以从饱和或低饱和中得到差异。
对于黑白来说,可以通过明暗的对比与反差来获得节奏感。
除此之外,添加一些新奇的内容能提升整体综合效果。